时间: 2025-04-26 05:0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16
词汇“凤臆龙臵”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凤”、“臆”、“龙”、“臵”。这个成语并不常见,可能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者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以下是对这个词汇的分析:
由于“凤臆龙臵”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内心的高贵和尊贵,或者用来比喻某种高贵的品质。
由于这个成语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硬要造句,可以是这样的:
由于“凤臆龙臵”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时期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传统文化中,凤凰和龙都是象征吉祥和尊贵的神兽,因此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具有高贵和尊贵的品质。
这个成语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高贵、尊贵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传统文化中的神兽和吉祥的象征。
由于这个成语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它。
可以将这个成语融入到诗歌或故事中,用来形容某个人物的高贵品质,例如:
由于这个成语涉及到凤凰和龙,可以联想到**传统绘画中的凤凰和龙的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音乐和视频。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象征高贵和尊贵的词汇。
“凤臆龙臵”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高贵和尊贵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深层含义。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臆】
(形声。从肉,意声。又作“肊”。本义:胸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臆,胸骨也。
3.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4. 【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