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50
“凤舞龙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凤凰起舞,龙在飞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景象壮观、气势磅礴,或者比喻事物发展迅速、繁荣昌盛。
“凤舞龙飞”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凤凰和龙都是吉祥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繁荣、壮观的场景。
在**文化中,凤凰和龙都是吉祥、尊贵的象征。因此,“凤舞龙飞”不仅形容景象,也寓意着吉祥和繁荣。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繁荣、昌盛和美好的未来。
在描述一个盛大的节日庆典时,我可能会用到“凤舞龙飞”来形容现场的热闹和喜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凤舞龙飞,盛世繁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凤凰和龙在空中飞舞的壮丽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乐曲,如《黄河大合唱》。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cene of grandeur”或“a spectacle of magnificence”,但这些表达没有“凤舞龙飞”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
“凤舞龙飞”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美感的成语,它不仅形容了壮观的景象,也寓意着繁荣和吉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
3.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4.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