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41
“无踪无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任何踪迹和影子,形容事物消失得非常彻底,不留任何痕迹。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突然消失,不再可见,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追踪的线索。
“无踪无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成为描述消失和不可追踪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无踪无影”常与神秘和不可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道教中的神仙或中的轮回转世。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犯罪或失踪案件的难以解决。
这个成语给人以神秘和不可捉摸的感觉,有时也带有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未知和不可控的事物,引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一位神秘的陌生人,他给了我一些建议后,便无踪无影地消失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无踪无影,唯余月光洒满大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空旷的荒野,一个人影突然消失,只留下风吹过的痕迹。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和远处传来的神秘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anish without a trace”,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无踪无影”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消失,还蕴含了对未知和神秘的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深度。
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端甫道:“此刻~的,往哪里去访寻呢。只得破了脸,追问景翼。”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踪】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同本义。
【引证】
李白《谒老君庙》-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宋·苏轼《石钟山记》-访其遗踪。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 《广东军务记》-胆寒潜踪。
【组词】
踪尘、 踪绪、 踪响、 踪辙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