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58
“晓字”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晓”这个字。字面意思是指天刚亮的时候,即黎明时分。基本含义是表示一天的开始,天色由暗转明的那一刻。
“晓”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状像日出之形,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字形。在古代文献中,“晓”常用来表示天亮,如《诗经》中的“晓以大明”。
在**文化中,“晓”常与新的开始、希望和生机联系在一起。例如,春节的“晓”象征着新年的开始,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晓”字给人以清新、希望和活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来一天的希望和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晓”来描述清晨的景象,或者用它来表达一天的开始。例如,我会说:“今天一大早,晓光就照进了我的房间,感觉特别美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晓”:
晓风轻拂,晨露微凉,
新的一天,希望在望。
“晓”字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阳光、鸟鸣和清新的空气。视觉上,它让人想到温暖的阳光和蓝天;听觉上,它让人想到清晨的鸟鸣和微风。
在英语中,“晓”可以对应为“dawn”或“daybreak”,它们都表示天刚亮的时候,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惯上可能有所不同。
“晓”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表示天亮,还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晓”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绘和感受清晨的美好,以及一天的开始。
1.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