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0:48
“有凭有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说话或做事有确实的证据或依据。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不是空口无凭或无根据的。
在文学作品中,“有凭有据”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言行具有说服力,或者故事情节的发展基于可靠的证据。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强调某人的观点或论断是基于事实的,增加说服力。在专业领域,如法律、科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点的不同,例如“确凿无疑”更强调证据的确定性,而“言之有物”则强调内容的具体性和实质性。
“有凭有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凭”和“据”两个字的组合使用。在古代汉语中,“凭”指依靠、依据,“据”指占据、依据。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强调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事实和证据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在法律和道德判断中,有凭有据是评价一个人言行是否可信的重要标准。这种观念也反映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
“有凭有据”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代表了理性和客观性。在讨论或辩论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自己的立场,同时给对方以尊重事实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需要证明某件事情的真实性时,会强调“有凭有据”。例如,在工作中提交报告时,确保所有数据和结论都是基于可靠的证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真理如星辰,有凭有据,照亮夜行人的路。”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法庭上律师展示证据的场景,或者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记录数据的情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法庭上的证词陈述,或者是学术报告中的数据分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sed on solid evidence”或“with concrete proof”,强调的也是基于确凿的证据。
“有凭有据”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信息,还强调了事实和证据在交流中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论点和说服力。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