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6:12
打麦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手工或使用机械设备将麦穗上的麦粒打落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小麦收获后的重要步骤,目的是将麦粒与麦秆分离,以便储存和加工。
在文学作品中,打麦 可能被用来描绘农村生活的场景,传达季节的变迁或农民的辛勤劳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具体的农业活动。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科学或农业机械领域,打麦 可能涉及更具体的操作技术和设备讨论。
打麦 这个词源于古代农业实践,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打麦的方式也从手工转变为机械化。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已有关于打麦的描述,显示了这一活动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打麦是丰收的象征,与勤劳、节俭等美德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打麦反映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打麦 这个词可能唤起对农村生活、自然季节变化和劳动的尊重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金黄的麦田、勤劳的农民和收获的喜悦。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参与或观察打麦活动的记忆,这些记忆可能与家庭、传统或特定的生活经历相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金色的麦浪中,打麦声声,是秋天的歌,是劳动的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金黄的麦田,农民在阳光下辛勤打麦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麦粒被打落的声音,以及机械打麦机的轰鸣声。
在不同文化中,打麦的概念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欧洲,打麦的方式和使用的工具可能与**有所区别。
打麦 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农业活动,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麦】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zhí),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子)。
同本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
【引证】
《说文》-麦,芒谷。 、 《诗·鄘风·桑中》-爰采麦矣。 、 《诗·鄘风·载驰》-芃芃其麦。 、 《聊斋志异·狼三则》-野有麦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麦田浅鬣。
【组词】
麦棱头、 麦人、 麦天、 麦舟、 麦序、 麦李、 麦秀、 麦雨、 麦花、 麦酒、 麦气、 麦候、 麦饭豆羹、 麦穗两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