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16:03
平安夜: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平静安宁的夜晚。在教文化中,特指圣诞节前夜,即12月24日晚上,是纪念耶稣诞生的前夜。
平安夜一词源自德语“Heilige Nacht”,意为“神圣的夜”。随着教的传播,这个词逐渐被世界各地的教徒所采用,并在不同语言中形成了各自的表达方式。
在西方文化中,平安夜是家庭团聚、交换礼物、唱圣诞颂歌的重要时刻。它不仅是**节日,也是商业和文化活动的高峰期,如圣诞市场的开放、圣诞电影的播放等。
平安夜带给人们温馨、和谐、希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家庭、爱、和平和新生。
个人经历中,平安夜可能是一次难忘的家庭聚会,或是一次特别的教堂体验,这些经历加深了对这个词汇的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平安夜,星光闪烁,心与心相连,爱在空气中飘荡。”
在不同文化中,平安夜的庆祝方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德国,平安夜的传统包括点亮蜡烛和吃水果蛋糕;而在美国,平安夜可能与观看《查理·布朗的圣诞节》等传统动画联系在一起。
平安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意义,也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对和平、团聚的共同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和价值观。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3.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