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6:37
“平安信”字面意思是指一封传达平安消息的信件。基本含义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如家人或朋友离家远行或处于某种不确定状态时,通过书信形式告知对方自己平安无事,以消除对方的担忧和挂念。
“平安信”一词源于古代书信文化,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虽然书信形式逐渐被电子通讯取代,但“平安信”这一概念仍然保留,只是形式上可能转变为短信、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消息。
在**传统文化中,平安是人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愿望之一。因此,平安信在社会交往中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价值,是表达关心和牵挂的一种方式。
“平安信”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安心和温暖,它让人感受到被关心和爱护。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家人团聚的场景或是远方亲人的面容。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海外留学时定期给家人发送平安信的经历,以此来缓解家人的担忧,同时也加强与家人的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思乡情浓,笔尖轻触,平安信中,字字句句,皆是思念。”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封封泛黄的信件,或是现代电子设备上闪烁的“平安”二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书信翻动的沙沙声,或是收到消息时的提示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afety message”或“welfare message”,虽然不如“平安信”那样富含情感色彩,但也传达了相似的安全和关怀的信息。
“平安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传递平安的基本功能,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情感深度。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3.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