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8:24
树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树的主干部分,即从树根到树冠之间的直立部分。它是树木的主要支撑结构,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同时也是树木生长和储存能量的地方。
在文学中,“树身”可能被用来象征坚韧、生命力或历史的沉淀。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树木的主体部分。在专业领域,如林业或园艺学,“树身”可能涉及更具体的测量、健康评估或修剪技术。
同义词:树干、主干、躯干
反义词:树枝、树冠
“树身”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确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树木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长寿、坚韧和家族的延续。因此,“树身”可能在这些语境中被用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树身”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固和生命力。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在我小时候,家附近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它的树身粗壮,每年夏天都会为我们提供阴凉。那棵树成了我们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树身”:
树身如历史的卷轴, 年轮刻画着岁月的痕迹, 在风雨中屹立,不言放弃。
想象一棵古老的树,树身布满青苔,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树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这种景象可能伴随着鸟鸣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在英语中,“树身”可以对应为“trunk”或“bole”。在不同的文化中,树木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树身作为树木的主要部分,其基本含义是普遍的。
通过对“树身”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树木的物理特征,也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