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6:16
怀挟(huái xi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怀中藏着或夹带着某物。基本含义是指将某物秘密地藏在身上,通常带有隐秘或不正当的意味。
怀挟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怀挟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至今仍在使用,但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多见于较为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
在传统文化中,怀挟常与隐秘、不正当的行为相关联,如考试作弊、非法携带物品等。在现代社会,怀挟一词仍保留其隐秘和不正当的意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描述秘密携带重要物品的情景。
怀挟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常与不诚实、欺骗等行为相关联。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的情景。
在个人经历中,怀挟可能用于描述某次考试中同学偷偷携带小抄的行为,或者在机场安检时发现某人非法携带物品的情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怀挟来营造一种神秘或紧张的氛围:
夜幕低垂,他怀挟着秘密,
穿梭在寂静的街巷,
心中的火焰,隐匿于黑暗。
怀挟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电影中的人物偷偷携带物品的场景,或者听到紧张的背景音乐,营造一种隐秘和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muggle”或“conceal”,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非法携带或隐藏物品的行为。
怀挟一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隐秘和不正当的意味,虽然在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和正式文本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隐秘或不正当的行为,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挟】
(形声。从手,夹声。本义:用胳膊夹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挟,俾持也。 、 《国语·齐语》-挟其枪。刈耨鑮。 、 《管子·小匡》注-右掖曰挟。 、 《国语·吴语》-挟经秉枹。 、 《楚辞·天问》-何冯弓挟矢。 、 《战国策》-左挟弹,右摄丸。 、 《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 、 明·魏禧《大铁椎传》-骑马挟矢。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操刀挟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挟匕首。
【组词】
腋下挟着一本书;挟枪;挟弓;挟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