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15:08
泾渭不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泾河和渭河的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泾水,哪是渭水”。这个成语比喻事物混杂,难以区分或辨别。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之间界限不清,难以分辨。
泾渭不分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地理知识。泾河和渭河是两条流经西北地区的河流,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但在某些地方交汇时,水流会混杂,难以区分。这个成语由此而来,用来比喻事物的混杂和难以区分。
在**文化中,泾渭分明通常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表示事物界限清晰,易于辨别。而泾渭不分则被视为一种不理想的状态,表示事物混杂,难以分辨。这种观念在社会生活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法律和道德判断中,人们倾向于追求清晰和明确的界限。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模糊和困惑的感觉。在使用时,它可能引起人们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联想,有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比如对混乱或不公正的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当朋友之间因为某些事情产生误会,而难以理清真相时,我可能会说:“你们之间的关系泾渭不分,需要好好沟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泾渭不分水难清, 人心难测情难明。 世事如棋局局新, 唯有真心照古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条河流交汇的场景,水流混杂,难以区分。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旋律复杂、节奏多变的音乐,来表达泾渭不分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 mixed bag" 或 "a confusing mess",用来形容事物混杂,难以区分。这些表达在意义上与泾渭不分相似,但在文化背景和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
泾渭不分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事物混杂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清晰和明确界限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情况,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熏莸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江南既定,人材毕集,若复~,则君子气沮。
1.
【泾】
(形声。从水,巠声。本义:泾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泾,泾水也。 、 《周礼·职方氏》-雍州其川,泾汭。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
2. 【渭】 古州名。 北魏庄帝置。清代为巩昌府,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南。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