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2:12
词汇“泽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学和文献。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泽雉”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泽雉”字面意思是指生活在水泽边的雉鸡。其中,“泽”指的是水草丰茂的低洼地带,“雉”则是指雉鸡,一种鸟类,外形类似野鸡,羽毛色彩鲜艳。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泽雉”常被用来象征自然之美或隐逸生活的理想。例如,在《诗经》中就有提到“泽雉”,用以描绘田园风光或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古风诗词中仍可见其身影。
“泽雉”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泽”和“雉”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水泽和雉鸡。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的使用较为频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雉鸡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泽雉”则更多地与自然、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提到“泽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清新的自然环境和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宁静、美好和向往。
由于“泽雉”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写作古风诗词或描述自然景物时,可以巧妙地融入这个词汇,增添文采和意境。
在创作一首古风诗时,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泽雉轻鸣,一曲清歌唤醒山林。”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湿润的草地上,一只泽雉在远处轻声鸣叫,周围是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水泽。这样的场景会带来一种宁静和和谐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自然意象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waterfowl”或“wild pheasant”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泽雉”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1.
【泽】
(形声。从水。睪(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泽,光润也。 、 《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 、 《礼记·少仪》-泽剑首。 、 《考工记·慌氏》-实诸泽器。 、 《荀子·礼论》-顺非而泽。 、 《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 、 《素问·经络论》-热多则淖泽。 、 《素问·玉机真藏论》-色沃不泽。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色泽莹润。 、 宋·沈括《梦溪笔谈》-根色鲜泽。 、 王安石《太古》-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
【组词】
泽雨、 泽器、 色泽
2.
【雉】
(形声。从隹,矢声。隹(zhuī),短尾鸟的总称。本义:野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雉有十四种。 、 《尚书大传》-雉者,野鸟。 、 《韩诗章句》-雉,耿介之鸟也。 、 《易·说卦》-离为雉。 、 《礼记·曲礼》-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墨子·公输》-无雉兔鲋鱼。
【组词】
雉尾扇、 雉尾、 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