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8:04
“泾浊渭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泾河水浑浊,渭河水清澈。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之间的明显差别或对立,通常指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或性质。
在文学作品中,“泾浊渭清”常用来形容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或人物性格的对比。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的明显差异。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环境科学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河流的水质差异。
同义词:天壤之别、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反义词:如出一辙、一模一样、毫无二致
“泾浊渭清”源自**古代的地理知识,泾河和渭河是两条流经陕西省的河流,历史上因其水质差异明显而闻名。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诗经》等,后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文化中,“泾浊渭清”不仅是一个地理现象的描述,也被赋予了哲学和道德的含义,象征着事物的本质和表象之间的差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强调事物的本质区别,引导人们辨别真伪。
这个成语给人以鲜明的对比感,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以及对差异性的认识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泾浊渭清”来形容两个人在性格或行为上的明显差异,或者在讨论产品对比时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它们的不同之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泾河之水浊兮,渭河之水清兮,人生百态,泾浊渭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条河流并流的景象,一条浑浊,一条清澈,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在音乐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泾浊渭清”的对比效果。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英语中的“black and white”或“night and day”。
“泾浊渭清”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文化和哲学上也有深远的影响。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事物的多样性,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重要性。
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泾涨渭涸,则‘泾清渭浊’;泾涸渭涨,则‘~’。
1.
【泾】
(形声。从水,巠声。本义:泾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泾,泾水也。 、 《周礼·职方氏》-雍州其川,泾汭。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
2.
【浊】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曰北阳水。-浊水出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3. 【渭】 古州名。 北魏庄帝置。清代为巩昌府,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南。
4.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