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1:20
工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工作中死亡”,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因事故、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它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用于劳动法、工伤赔偿和职业安全等领域。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工亡可能被用来描述悲剧性的,强调工人的牺牲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工亡可能被简化为“工作中出事了”或“工作中死了人”,用以描述不幸的。 专业领域:在法律和劳动保护领域,工亡是一个精确的术语,用于指代符合特定条件的工伤死亡**。
同义词:工伤死亡、职业性死亡、工作中遇难 反义词:自然死亡、非工伤死亡
词源:工亡这个词源于对工人工作安全的关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法律和劳动保护领域采用。 演变:随着社会对工人权益的重视,工亡的定义和赔偿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意义和影响:工亡在社会中通常与劳动保护、工伤赔偿和职业安全等议题相关,反映了社会对工人生命价值的重视。
情感反应:工亡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悲伤和同情的感觉,因为它涉及生命的损失和家庭的悲剧。 联想:联想到工人的辛勤劳动、工作环境的安全问题以及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经历或故事:在新闻报道中,我曾看到关于工亡的报道,这些故事让我更加关注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
诗歌: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
工亡的阴影悄然降临,
生命的火花熄灭在尘埃中,
留下的是无尽的哀思和追问。
视觉联想:工亡可能让人联想到事故现场的照片,工人的安全帽和工具散落一地。 听觉联想:可能听到的是警笛声、救护车的呼啸声,以及家属的哭泣声。
不同语言:在英语中,工亡可能对应为“work-related death”或“occupational fatality”。 使用情况:不同国家对工亡的定义和赔偿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法律和社会制度。
理解:工亡是一个涉及生命、法律和社会责任的复杂词汇,它提醒我们关注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工人的权益。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工亡这个词对于传达相关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