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23
词汇“删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删”和“修”。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删修”进行深入分析。
“删修”字面意思是指对文本、文章或其他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删减和修改,以提高其质量、准确性或适应特定的要求。通常用于编辑、校对或审查过程中。
“删”字源于古代的“删削”,意为削去、删除;“修”字则有修正、修整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删修”,强调对文本的精细调整。
在**传统文化中,对文字的尊重和精确性要求很高,因此删修在文化传承和文字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
“删修”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谨、细致和专业,也可能带来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在学术写作中,我经常需要对论文进行删修,以确保论点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删修”来比喻人生的选择和修正:
岁月如稿,删修不断,
每一笔,皆是生命的印记。
想象一位编辑在昏黄的灯光下,手持红笔,对一页页稿纸进行删修,这个场景可能带来一种专注和宁静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删修”可以对应为“revise”和“edit”,虽然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对文本的修改和完善。
“删修”是一个在文字处理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文字的尊重,也反映了追求完美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删修”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1.
【删】
(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削除;勾划掉。
【引证】
《说文》-删,剟也。 、 《三苍》-删,除也。 、 《声类》-删,定也。 、 《汉书·刑法志》注-删,刊也。 、 《汉书·丙吉传》注-删,削也。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组词】
增删、 删存、 删裁、 删弃、 删割、 删繁、 删抹
2.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