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22:17
词汇“屈求”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屈”通常意味着弯曲、屈服或委屈,而“求”则意味着请求、寻求或追求。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屈求”可能意味着在某种压力或困境下寻求帮助或解决方案。
“屈求”可能指的是在被迫或不利的情况下请求或寻求某种东西。
由于“屈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困境中不得不低头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讨论中。
由于“屈求”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
在强调个人尊严和自立的社会文化中,“屈求”可能带有负面含义,暗示个人的失败或软弱。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在不利情况下不得不低头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描述特定情境,如经济困难、政治压迫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屈求”来表达在逆境中的无奈和渴望: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屈求一丝温暖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风雨中低头请求帮助的情景。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配合这个词汇的情感色彩。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情景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
“屈求”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在不利情况下寻求帮助的特定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景。
1.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
2.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