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24:48
词汇“死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死禄”字面意思是指固定的、不变的俸禄或收入。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指的是官员的固定俸禄,这种俸禄一旦确定,就不会因官员的表现或其他因素而改变。
由于“死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描述官员俸禄制度或讨论社会经济状况的文本中。
“死禄”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俸禄制度有关,其中“死”表示固定不变,“禄”指俸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因为不再适用于现代的薪酬体系而逐渐淡出常用词汇。
在古代**,官员的俸禄制度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死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薪酬的一种固定观念,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已经被更加灵活和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所取代。
“死禄”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但缺乏激励的工作环境,它可能带有一种保守和缺乏活力的情感色彩。
由于“死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死禄”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固定但缺乏挑战的工作环境中生活的情景,以此来探讨稳定与成长之间的张力。
由于“死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死禄”的词汇,但类似的固定收入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死禄”作为一个古代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薪酬的一种固定观念。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但它仍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上的薪酬制度和文化背景。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