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42
帑金(tǎng jī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国家或皇室的财富、资金。在古代,帑指的是国库,金则代表金钱或财富。因此,帑金通常指的是国家的财政资金或国库的财富。
在文学作品中,帑金可能被用来描述国家财政的充裕或紧张,或者用于描绘历史**中涉及国家财富的情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历史学或政治学中,帑金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国库资金”更侧重于资金的物理存储地点,而“国家财政”则更广泛地指代国家的经济状况。
帑金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帑”最初指的是存放财物的仓库,后来特指国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国家的财富。
在**古代社会,帑金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标志。国家通过税收、贡赋等方式积累帑金,用于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军事开支、公共工程等。因此,帑金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帑金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富强。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有一种庄严和权威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帑金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学*历史或参与有关国家财政的讨论时,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背景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帑金可以作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元素,用来描绘古代国家的繁荣或衰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历史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宏伟的国库,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重或史诗般的音乐,来增强帑金这一概念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national treasury”或“state funds”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帑金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的脉络。
1.
【帑】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引证】
《说文》-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 、 《通俗文》-库藏曰帑。 、 《后汉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
【组词】
帑实、 帑廪、 帑廥、 帑藏、 帑储、 帑簿、 帑银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引证】
《汉书·匈奴传》-虚费府帑。
【组词】
国帑、 帑金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