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0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09:09
“好施乐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喜欢施舍和做善事。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乐于助人、慷慨解囊的品质,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愿意无私帮助他人、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好施乐善”常用来描绘正面人物的形象,如慈善家、仁慈的君主或慷慨的朋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慷慨行为或鼓励他人效仿。在专业领域,如慈善组织或社会工作,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组织的宗旨或个人的职业行为。
同义词:慷慨解囊、乐善好施、助人为乐 反义词:吝啬小气、一毛不拔、自私自利
“好施乐善”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互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与慈善和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文化中,“好施乐善”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提倡的“仁爱”和“礼”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温暖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阳光、希望和正能量。它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邻居,他总是好施乐善,无论是帮助老人过马路,还是为贫困家庭捐赠物资,他的行为深深影响了我,让我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好施乐善心,如春日暖阳,温暖人间每一角落。”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冬日里为流浪者送去温暖的衣物和食物,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和音乐会让人感受到“好施乐善”的温暖和力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hilanthropy”(慈善)或“generosity”(慷慨),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关于慷慨和乐于助人。
“好施乐善”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和谐的倡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关注他人,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和希望。
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再说施家,自从施济存日,~,囊中已空虚了。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
3.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4.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