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8:33
词汇“[帑钱]”是一个较为古老且不常见的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帑钱”字面意思是指国库中的钱财,即国家储备的金钱。在古代,帑钱通常指由国家控制的财富,用于国家的各项开支和储备。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中,“帑钱”常被用来描述国家的财政状况或战争中的军费开支。在口语和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国库”、“财政资金”等现代词汇。
“帑”字在古代汉语中指藏财物的库房,“钱”即金钱。随着时间的推移,“帑钱”这个词汇逐渐被更现代的词汇所替代,如“国库”、“财政”等。
在古代社会,帑钱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因此,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财政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帑钱”这个词汇可能带来一种历史感和距离感,联想到古代国家的财政管理和战争筹款等场景。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文献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帑钱”这个词汇来增强作品的历史氛围,如:“**下令从帑钱中拨出巨资,以备战事。”
由于“帑钱”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不太明显。但在想象中,可以联想到古代国库的厚重门扉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national treasury”或“state funds”等词汇来对应“帑钱”的概念。
“帑钱”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1.
【帑】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引证】
《说文》-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 、 《通俗文》-库藏曰帑。 、 《后汉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
【组词】
帑实、 帑廪、 帑廥、 帑藏、 帑储、 帑簿、 帑银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引证】
《汉书·匈奴传》-虚费府帑。
【组词】
国帑、 帑金
2.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