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09:31
伤亡事故 是指在生产、工作、交通或其他活动中发生的意外,导致人员受伤或死亡。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由于疏忽、设备故障、环境因素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的不幸。
伤亡事故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直接表达了事故的严重性和后果,其构成简单明了。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描述工业和交通领域的事故时。
在许多文化中,伤亡事故常常与对安全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联系在一起。社会对这类**的反应往往涉及到对责任方的追责、对受害者的同情以及对预防措施的讨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痛苦、损失和不幸。它也可能引发对安全措施重要性的思考。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参与处理一起伤亡事故的调查,这让我深刻理解到预防措施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伤亡事故”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性:
在钢铁与混凝土的森林里, 伤亡事故如阴影般潜伏, 提醒我们,生命之花, 需在安全之土中绽放。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安静的工厂,突然间警报响起,人们匆忙而有序地应对着一场伤亡事故。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紧张的背景音乐,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 "casualty incident" 或 "fatal accident",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与中文的“伤亡事故”相似,都强调了事故的严重性和后果。
伤亡事故 这个词汇在我对安全和社会责任的理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不幸*的词汇,也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安全、预防悲剧的警示标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严肃和重要的信息至关重要。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3.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4.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