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34
词汇“伤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伤”通常指伤害或悲伤,“乖”则有听话、顺从的意思,但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乖”也可能指不正常或不顺利。因此,“伤乖”可能指的是因某种原因而变得不正常或不顺从的状态。
由于“伤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伤”和“乖”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因伤害而导致的异常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伤乖”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因不幸经历而变得与众不同的人。
由于“伤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相关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伤乖”来形容一个因爱情失意而变得孤僻的人:
月光下,他的心伤乖,
爱情的箭,穿透了夜的哀。
由于“伤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伤乖”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形象地描述因伤害而导致的异常状态,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情感状态。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乖】
(会意。小篆字形,象羊角形,从“北”。从“北”,取其分背的意思。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乖,戾也。 、 《贾子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 、 《楚辞·怨世》-吾独乖刺而无当兮。 、 《广雅》-乖,背也。 、 《左传·昭公三十年》-楚执政众而乖。 、 晁错《论贵粟疏》-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 汉·王充《论衡·薄葬》-今墨家非儒,儒家非墨,各有所持,故乖不合。
【组词】
乖礼、 乖角、 乖贰、 乖背、 乖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