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0:40
“欲速反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想要快速完成某事,结果反而导致事情进展缓慢或失败。这个成语强调了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的道理。
在文学作品中,“欲速反迟”常用来描述人物因急躁而导致的失败或挫折,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欲速则不达”的表述,意在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耐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劝诫他人不要急于求成。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决策过程中的急躁情绪对结果的负面影响。
同义词“欲速则不达”和“急功近利”都强调了急于求成带来的负面效果,但“欲速反迟”更侧重于结果的反效果,而“急功近利”则更多指心态上的急躁。反义词“从容不迫”和“稳扎稳打”则强调了做事的耐心和稳重。
“欲速反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智慧,反映了古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传统文化中,“欲速反迟”体现了中庸之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做事要有度,不可过急。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因急躁而导致的失败和挫折。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因为急于完成一个项目而忽略了细节,结果导致项目延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欲速反迟”的道理。
在诗歌中,可以将“欲速反迟”融入到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春风欲速反迟来,花开花落自有时”,以此来表达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
老来怯酬唱,欲速反成迟。
1.
【欲】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亦作慾。-欲,贪欲也。 、 《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六欲。 、 《论语》。注:“乐色曰欲。”-以欲竭其精。 、 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组词】
欲令智昏、 欲障、 欲海、 欲界、 欲心、 欲事、 欲尘
想要;希望。
【引证】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组词】
欲踵、 欲待、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速则不达、 欲益反损
2.
【速】
(形声。从辵(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速,疾也。 、 《周礼·考工记·总目》-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3.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4.
【迟】
(形声。本义:慢慢走)。
同本义。泛指慢。
【引证】
《说文》-迟,徐行也。 、 《广雅》-迟,缓也。 、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 《易·归妹》-迟归有待。 、 《荀子·宥坐》-陵迟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组词】
迟徐、 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