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5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52:17
词汇“把臂徐去”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把臂徐去”字面意思是手挽着手慢慢地离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之间依依不舍地告别。
“把臂徐去”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原有的情感色彩。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情感的深厚。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友情和亲情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感伤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离别时的不舍和深情。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表达深情的场合,仍可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把臂徐去,月下影长,情深似海,难舍难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个人在夕阳下手挽着手慢慢走远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抒情的古典音乐来增强这种情感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lking arm in arm”,但缺乏“徐去”这种缓慢、不舍的情感色彩。
“把臂徐去”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创作和表达深情时,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欣赏好了满园的风景,老两口~。
1.
【把】
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引证】
《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左手承弣。 、 《文选·潘岳·射雉赋》-戾翳旋把。
【组词】
茶壶把儿;印把子
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
【引证】
《淮南子·缪称》-无把之枝。
【组词】
花把儿;梨把儿
2.
【臂】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胳臂。
【引证】
《说文》-臂,手上也。 、 《广雅·释亲》-肱谓之臂。 、 《仪礼·少牢礼》。注:“肱骨。”-肩臂。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奋袖出臂。
【组词】
臂缚、 臂纱
3.
【徐】
(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安行也。 、 《易·困》。虞注:“坤为徐。”-乃徐有说。 、 《战国策·宋策》-徐其攻而留其日。 、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4.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