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1:09
季节工是指在特定季节或特定时间段内从事临时性或短期工作的工人。这些工作通常与农业、旅游、建筑等行业相关,因为这些行业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期需求量会显著增加。
季节工这个词源于对特定季节工作需求的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这个词的使用逐渐普及,并被广泛接受。
在许多国家,季节工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往往与自然周期紧密相关,如农业的播种和收割季节。在社会层面,季节工的存在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季节工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劳动、不稳定的生活和季节性变化。它可能引发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平的思考。
在我的家乡,每到葡萄收获季节,都会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季节工来帮忙。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故事。
在诗歌中,季节工可以被描绘为自然与人类劳动的交织,如:
春风拂过,季节工的汗水
滴落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
他们的双手,是自然的延伸,
编织着岁月的丰收。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金黄的麦田中,季节工们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烁。耳边是收割机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的谈笑声,这些声音和画面共同构成了季节工的生动形象。
在不同文化中,季节工的概念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季节工是常见的现象,而在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季节工可能更多与服务业相关。
季节工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工作类型,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通过对这个词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劳动者的多样性和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季】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同本义(与“老”相对)。
【引证】
《说文》-季,少称。 、 《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 《白虎通》-季者,幼也。 、 《诗·召南·采蘋》-有齐季女。 、 《明史·太祖本纪》-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组词】
季女、 季父、 季指、 季弟
2.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
3.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