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7:36
大年夜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即除夕夜。在**传统文化中,这一天是家人团聚、共进晚餐、守岁的时刻,标志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大年夜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大年夜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大”表示重要、盛大,“夜”指夜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指代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在文化中,大年夜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这一天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传承文化、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社会背景中,大年夜的庆祝活动也反映了的传统价值观和家庭观念。
大年夜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喜悦和期待。它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亲情的珍贵以及新年的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大年夜总是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刻。我们会一起准备年夜饭,看春晚,放烟花,享受团聚的快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大年夜的灯火,
照亮了归乡的路,
家的温暖,
在每一颗心中绽放。
大年夜 的视觉联想通常是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场景,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听觉联想则是鞭炮声、欢笑声和春晚的背景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圣诞夜(Christmas Eve),虽然庆祝的节日不同,但都强调家庭团聚和节日的喜庆氛围。
大年夜 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时间的转换,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家庭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更好地把握和传达文化内涵。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3.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