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19:36
“形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状和影子,通常用来比喻人或物与其影子之间的关系,常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状态。
在文学中,“形影”常用来形容两个人或物之间紧密无间的关系,如“形影不离”。在口语中,这个词组也常用来形容亲密的朋友或伴侣之间的关系。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中,“形影”可能指物体和其投影的关系。
同义词“如影随形”强调的是跟随的紧密性,而“形影”则更多强调的是不可分割的状态。反义词“形同陌路”则表示原本亲密的关系变得疏远。
“形影”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主要用于形容紧密的关系。
在文化中,“形影”常用来形容深厚的友情或爱情,如“形影不离”的成语,体现了人对于亲密关系的重视。
“形影”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温馨和安全感,联想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家人、挚友或伴侣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这个词让我想起了那些美好的回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形影”:
在月光下,我们的形影交织,
如同两颗心,紧紧相依。
看到“形影”这个词,我联想到夜晚月光下两个人影并肩行走的画面,听到的是夜晚的宁静和偶尔的虫鸣。
在英语中,“形影”可以对应为“body and shadow”,但在表达亲密关系时,更常用的是“inseparable”或“always together”。
“形影”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能够形象地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还能够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和视觉想象。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1.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