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31
没根没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根据,没有依据”。它用来形容某事物缺乏可靠的证据或基础,通常用于否定或质疑某事物的真实性或合理性。
“没根没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没”和“根”、“据”组成,表示缺乏基础和依据。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强调“有根有据”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在教育和法律领域。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事实和证据的重视。
使用“没根没据”时,常带有质疑和否定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不可靠、不真实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当听到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或谣言时,我常会用“没根没据”来表达我的怀疑和不信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没根没据的夜里,星辰也失去了它们的轨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芜的土地,没有任何植被,象征着“没根没据”的空洞和无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groundless”或“unfounded”,都表示缺乏基础或证据。
“没根没据”这个词汇在表达怀疑和否定时非常有用,它强调了证据和事实的重要性。在学*语言和进行交流时,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你这~的话有谁信?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据,杖持也。 、 《战国策·燕策》-冯几据杖。 、 《庄子·盗跖》-据轼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