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36:21
养虎自毙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养了一只,最终导致自己被所害。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或行为,最终导致自己遭受不幸或灾难。它强调了因小失大、自食其果的道理。
在文学作品中,养虎自毙 常用来形容那些因为贪婪、愚蠢或短视而最终自食恶果的人物或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告他人不要做出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决策。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决策失误的案例。
同义词:自食其果、自掘坟墓、自作自受 反义词:因祸得福、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因果关系和自我行为的结果。
养虎自毙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用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或错误判断而招致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类似含义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养虎自毙** 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强调个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示和忧虑,因为它揭示了一个不愉快的结局。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因为贪婪或愚蠢而最终自食其果的故事或人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产品,最终导致更多麻烦的情况,这可以说是养虎自毙的一个现实例子。
在诗歌中,可以将“养虎自毙”融入到描述人性贪婪和后果的诗句中,如:
贪念生虎,自掘坟墓,
一念之差,终成悲剧。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喂养一只,而的眼睛透露出凶光,预示着未来的危险。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张的音乐,如悬疑电影中的背景音乐,增强这种不安和警示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eeding the hand that bites you" 或 "biting the hand that feeds you",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警示意义。
养虎自毙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因果关系和自我行为的结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毙】
(形声。从死,敝声。在先秦古书中的獘,在流传中往往被改成斃。本义:仆倒;倒下去)。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斃。 、 《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右,斃于车中。
【组词】
毙死、 毙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