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5:35
词汇“亡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亡以”的分析:
“亡以”字面意思是指“无法用”或“无法以...来”。它通常用于表示某种方式或手段的无效性或不可能性。
由于“亡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某些特定的表达中,表示某种方法或手段的无效。
“亡以”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关,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它逐渐被更常用的表达所替代。
在古代文化中,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表达使用“亡以”,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
由于“亡以”表达的是一种无奈或无助的状态,它可能会引起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如沮丧或无力感。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亡以”,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亡以”用于表达某种极端的无奈或无法解决的情况,例如在诗歌中:
在这无尽的黑暗中,
我亡以找到一丝光明。
由于“亡以”表达的是一种无助的状态,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孤独的画面,或者是悲伤、沉重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亡以”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来表示无法或不可能。
“亡以”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使用主要局限于特定的语境和古代文献中。在现代汉语中,它被更常用的表达所替代。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演变。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