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0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00:59
词汇“亭徼”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分析,“亭”通常指的是一种小型的建筑物,如亭子,常用于休息或观赏风景;“徼”字在古汉语中有边界、边界的意思,也有巡查、警戒的含义。因此,“亭徼”可能指的是位于边界或边疆的亭子,或者是用于巡查警戒的亭子。
1.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
2.
【徼】
招致。
【引证】
《国语》-弗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
【组词】
徼怨、 徼祸、 徼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