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0:48
恩有重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恩情会有重大的回报”。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于他人的恩惠或帮助,将来会有相应的、甚至是超出预期的回报。它传达了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和社会交往中的互惠原则。
在文学作品中,恩有重报 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扶持的关系。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帮助的感激,并承诺将来会以更大的方式回报。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强调合作伙伴之间的互惠互利。
恩有重报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交往原则。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回报是一种美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表达感激和承诺回报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恩有重报**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礼”的观念。它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互惠性和道德责任感。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被用来维护和加强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责任感。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扶持的美好画面。在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他人的帮助,并在将来以更大的方式回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在我困难时期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我深深感激他的恩情,并发誓将来一定要恩有重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恩情如海,
心中誓言,恩有重报。
岁月流转,情谊不变,
他日相逢,报以涌泉。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困难时期得到他人的帮助,心中充满感激,画面中充满了温暖的光线和和谐的色彩。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温馨的钢琴曲,表达这种感激和承诺回报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 debt of gratitude" 或 "Repaying a kindness",但它们没有像 恩有重报 这样强调回报的重大性和道德责任感。
恩有重报 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互惠原则,也传达了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珍惜他人的帮助,并在将来以更大的方式回报。它是我理解和表达人际关系中的感激和承诺的重要工具。
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我知道~的。
1.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2. 【有】
3.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4.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