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34
“三尺青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三尺长的青色剑锋。其中,“三尺”指的是剑的长度,古代中国剑的标准长度大约为三尺(约90厘米);“青锋”则指的是剑的锋利部分,通常因剑身经过特殊处理而呈现青色。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剑的锋利和威力,也常用来比喻人的锐气和决心。
在文学作品中,“三尺青锋”常被用来形容武侠小说中的剑客或侠士,象征他们的英勇和武艺高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类似的比喻来表达类似的含义。在专业领域,如武术或兵器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剑的特性和历史。
同义词中,“青龙偃月刀”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兵器,而“利剑”和“锋芒”则更泛指锋利的武器或锐利的气势。反义词“钝器”和“无锋”则指的是不锋利的工具或缺乏锐气的情况。
“三尺青锋”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对剑的描述,随着武侠文化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它的使用反映了中国人对剑这一传统兵器的特殊情感和文化认同。
在中国文化中,剑不仅是一种兵器,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剑的锋利和美观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质和行为,如忠诚、勇敢和正义。因此,“三尺青锋”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钦佩,联想到了古代侠士的英勇和正义。它影响了我对勇气和决心的理解和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武侠小说时遇到过这个词汇,它让我对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三尺青锋闪耀,映照着侠士的孤独与荣耀。”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把锋利的剑在月光下闪烁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剑出鞘时的金属摩擦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atana”(日本刀)或“gladius”(罗马短剑),它们也都有各自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尺青锋”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物品,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我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3.
【青】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青,东方色也。 、 《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 、 《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时则有青眚青祥。 、 《素问·风论》。注:“肝色。”-其色青。 、 《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组词】
青磷、 青靛、 青焰焰、 青云万里、 青云干吕、 青冥、 青霄
4.
【锋】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望之传》-底厉锋锷。
【组词】
锋端、 锋镝、 锋锷
1. 【青锋】 即青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