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2:34
1.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某一种条件关系叫作蕴涵,表现形式是“如果……则……”。例如“如果温度增高则寒暑表的水银柱上升”;同“蕴含”。
1. 【蕴】 - (形声。从艸,蕴(yùn) 声。本义:积聚,蓄藏)。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蘊,积也。
2. 【涵】 - (形声。从水,圅声。本义:水泽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涵,水泽多也。 、 左思《吴都赋》-涵泳乎其中。 、 《方言》十-涵,沉也。 【组词】 涵碧 - 浸润;滋润。 【引证】 《诗·小雅·巧言》。按,谓浸润渐渍也。传训容,谓借为含-僭始既涵。 【组词】 涵煦、 涵濡、 涵浸、 涵畅、 涵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