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5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50:12
词汇“彻听”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彻”通常表示彻底、完全,而“听”则表示聆听、听从。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彻听”可能意味着彻底地聆听或完全地听从。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
由于“彻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深刻的聆听或完全的服从。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中。
由于“彻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彻”和“听”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更深层次的聆听。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彻听”可能被用来强调聆听的重要性和深度,尤其是在强调沟通和理解的场合。
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专注和认真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是某人在认真聆听或完全接受信息时的形象。
由于“彻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彻听”来表达对自然声音的深刻感受:
夜深人静,我彻听
风过林梢的细语,
星辰的呢喃,
在寂静中,我与宇宙对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闭目聆听,周围是宁静的自然环境,如森林或海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轻柔的古典音乐,让人联想到专注聆听的场景。
由于“彻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使用类似的组合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概念。
“彻听”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表达深刻聆听和完全接受信息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彻】
(形声。从彳(chì),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本义:撤除,撤去)。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 《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 、 《礼记·士冠礼》-彻筮席。 、 《礼记·曲礼》-大夫无故不彻县。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 、 《论语·八佾上》-三家者以《雍》彻。 、 《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
【组词】
彻案、 彻坐、 彻兵
2.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