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9:01
湔雪(jiān xu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洗雪”,通常比喻为洗清冤屈或污名,恢复名誉。这个词汇蕴含了通过努力或正义的行为来消除不公正的负面影响,使事物回归正轨的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湔雪”常用于描述主人公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洗清自己的冤屈,如在古代的公案小说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法律或新闻报道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组织成功地洗清了不实的指控。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如“昭雪”更侧重于官方或正式的平反,而“平反”则特指对冤案的纠正。
“湔”字古已有之,原意为洗涤,“雪”则指雪白、清洁。两者结合,形成了“湔雪”这一比喻用法,用以形容洗去污点,恢复清白。
在**传统文化中,清白和名誉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湔雪”这一概念在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尊严,也关系到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湔雪”一词给人以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正面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坚持和勇气,以及在逆境中不放弃的精神。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或误解,可以借鉴“湔雪”的精神,通过合理的方式和途径来澄清事实,恢复自己的名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湔雪终有时,清风拂面,心自明。”
想象一片被雪覆盖的纯洁大地,随着阳光的照射,雪慢慢融化,污迹被洗净,这可以作为“湔雪”的视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clear one's name”或“vindicate”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湔雪”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个人对正义的追求,也体现了社会对公平的期待。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湔】
(形声。从水,前声。本义:水名。湔水,在四川)。
用水洗。
【引证】
《三苍》-湔,濯也。 、 《广雅》-湔,洒也。 、 王沂孙《南浦·春水》-谁道湔裙人远。 、 《史记》-湔浣肠胃,漱涤五藏。
【组词】
湔除、 湔汰、 湔刷、 湔拂
2.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