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50:52
“匡床蒻席”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匡”、“床”、“蒻”和“席”。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匡”指的是纠正、扶正;“床”指的是床铺;“蒻”指的是嫩的蒲草;“席”指的是用草或竹子编制的坐垫或卧垫。综合起来,“匡床蒻席”形容的是用嫩蒲草编织的床席,比喻简陋的卧具或生活环境。
在文学作品中,“匡床蒻席”常用来形容隐士或贫士的生活环境简朴,如《庄子·让王》中有“匡床蒻席,所以养体也”的描述。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不常用,但在讨论简朴生活或隐居生活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古代文学研究或历史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匡床蒻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等古代文献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隐士和贫士常被赋予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们的简朴生活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匡床蒻席”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简朴、宁静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它也可能引发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好奇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环保、简约生活或心灵修养时,可以引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间隐士,匡床蒻席,心随白云,梦逐流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隐士坐在用嫩蒲草编织的床席上,周围是青山绿水,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和鸟鸣,这样的场景能很好地体现“匡床蒻席”的意境。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简朴的生活”或“隐居”等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匡床蒻席”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对于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提升文化素养。
匡床蒻席,非不宁也。
1.
【匡】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筐”的古字。容器名。
【引证】
《说文》-匡,饭器,也。 、 《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 、 《礼记·檀弓》-蚕则绩而蟹有匡。
2.
【床】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 《易·剥牀》王注?-在下而安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组词】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 床地平、 床背阁、 床上安床
3.
【蒻】
蒲之柔弱者,嫩的香蒲,可以做席。蒻席也简称蒻。
【引证】
《说文》-蒻,蒲子可以为平席。 、 《淮南子·主术》-匡床蒻席。 、 《楚辞·招魂》-蒻阿拂壁。
【组词】
蒻席
4.
【席】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 、 《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 、 《礼记·祭统》注-设之曰筵,坐之曰席。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觉时之枕席。 、 清·方苞《狱中杂记》-席地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席地倚墙。
【组词】
席包、 席具、 席户、 席号、 席荐
座位;席位。
【引证】
《孔子家语》-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
【组词】
席舍、 席尊、 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