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1:13
“枭鸾”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枭”和“鸾”。
结合起来,“枭鸾”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凶猛与吉祥的对比,常用来形容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或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枭鸾”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一个人既有凶狠的一面,又有善良的一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会出现。
“枭”和“鸾”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源自古代对鸟类的分类和象征意义的赋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比喻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枭”和“鸾”分别代表了负面和正面的象征。因此,“枭鸾”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物或事物时,常常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评价。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它让我想到人性中的矛盾和多面性,既有令人不安的一面,也有令人向往的一面。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本历史小说中读到“枭鸾”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格,这让我对这个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枭鸾共舞,一翼掠过黑暗,一翼拥抱光明。”
想象一幅画面,一只猫头鹰和一只凤凰在夜空中飞翔,这样的场景既有神秘感,又有美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对比可能是“天使与魔鬼”,用来形容人性的复杂性。
“枭鸾”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多面性,也反映了文化中对善恶、美丑的深刻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能力,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枭】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
【引证】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 《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用一枭破镜。 、 《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 、 《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 、 《汉书·郊祀志》-鸱枭群翔。 、 唐·白居易《凶宅》诗-枭鸣松桂枝。
【组词】
枭奴、 枭獍
2.
【鸾】
(形声。从鸟,羉(luán)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鸾,赤神灵之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