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9:19
“免不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种情况或行为不可避免,必然会发生。它表达了一种无法避免或逃避的必然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免不得”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免不得”由“免”和“不得”两个词组成,其中“免”意为避免或免除,“不得”表示不能或不可以。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免不得”常常与宿命论或因果报应的思想相联系,强调某些事情的必然性和不可逃避性。
“免不得”这个词给人一种无奈和接受现实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困难。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或挑战时,我常常会用“免不得”来安慰自己,接受现实并寻找解决办法。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免不得”来表达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必然消逝:
春花秋月免不得, 人生几度悲欢合。
视觉上,“免不得”可能让人联想到日落或季节的更替,这些自然现象的不可避免性。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
在英语中,“免不得”可以对应为“inevitable”或“unavoidable”,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强调了事情的必然性和不可逃避性。
“免不得”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不可避免性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个人思考和表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和使用“免不得”,我更加理解了语言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和接受生活中的必然性。
1.
【免】
物之新生、稚弱者。
【引证】
《大戴礼记》-推远稚免之幼志,崇积文武之宠德。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