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5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52:38
词汇“堂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堂”通常指大厅或公共空间,“封”则有封闭、封存的意思。结合起来,“堂封”可能指的是封闭或封存某个大厅或公共空间的行为或状态。
“堂封”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封闭或封存某个大厅或公共空间。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堂封”可能用于描述因特殊原因(如疫情、战争、仪式等)而封闭某个重要场所的情况。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古建筑保护或特定仪式的描述中。
“堂封”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宫廷文化和建筑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主要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堂封”可能与宫廷礼仪、仪式或重大有关。例如,驾崩后,宫中的重要殿堂可能会被堂封,以示哀悼和尊重。
“堂封”可能带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仪式的严肃性。
在现代生活中,“堂封”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参观古建筑或参与历史研究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堂封的记忆,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宫殿或庙宇被封闭的场景,带来一种历史的沉淀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或庄重的音乐,增强这种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封闭或封存重要场所的行为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出现。
“堂封”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重要俗和仪式。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