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28
词汇“岁聿其莫”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岁聿》。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岁聿其莫”字面意思是岁月匆匆,时光流逝。其中,“岁”指年岁,“聿”是助词,相当于“之”,“其”是代词,指代时间,“莫”通“暮”,指日暮,引申为结束、尽头。整个成语表达的是时间飞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诗歌中。
“岁聿其莫”源自《诗经》,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能看到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慨。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和时间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及时行乐”和“珍惜当下”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沉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活在当下,不要虚度光阴。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写日记或思考人生时使用这个成语,以此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聿其莫,花开花落,
人生如梦,转眼成空。
珍惜当下,莫待无花,
心怀感恩,笑对苍穹。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日暮时分的景象,夕阳西下,一天的忙碌即将结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钟表的滴答声,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ime flies”或“The days are long, but the years are short”,都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岁聿其莫”更具有文学性和哲理性。
“岁聿其莫”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主题,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活在当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1.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
2.
【聿】
(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筆。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组词】
舌聿
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引证】
《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后汉书·傅毅传》注-聿,循也。
【组词】
聿女、 聿遵、 聿追
3.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4.
【莫】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莫,日且冥也。 、 《广雅》-莫,夜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 、 《诗·大雅·抑》-谁夙知而莫成? 、 《诗·周颂·臣工》-维莫之春。 、 《礼记·文王世子》-及莫又圣。 、 《战国策·齐策》-旦莫日进食。 、 《书·洪范》-星辰莫同。 、 宋·苏轼《石钟山记》-莫夜月明。 、 《论语·先进》-莫春者。
【组词】
莫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