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2:21
“比拼”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相互比较、竞争,通常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进行较量,以确定谁更优秀或更强。
“比拼”一词源于汉语,由“比”和“拼”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比”有比较、对比的意思,“拼”则有拼凑、拼合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比拼”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意思,即相互比较、竞争。
在**文化中,“比拼”常常与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比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拼”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兴奋,因为它涉及到竞争和胜负。联想方面,可能会想到体育比赛、学术竞赛等场景。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参与各种学科竞赛,那是一种知识的比拼,也是自我挑战的过程。
在诗歌中,可以将“比拼”融入到描述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竞争中:
春风与秋雨的比拼,
是季节交替的序曲。
商海中的比拼,
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在英语中,“比拼”可以对应为“compete”或“contest”,在不同文化中,竞争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比拼”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现象,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卓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比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各种竞争场景。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拼】
绑。
【引证】
《水浒传》-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紧紧拼在身上。
随从。
【引证】
《尔雅》。郭璞注:“为随从。”-拼,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