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5:35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一个重要神祇,通常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和最高神。在道教经典中,元始天尊是“三清”之一,代表宇宙的原始状态和最高智慧。
元始天尊的概念源自道教的宇宙观和神学体系,其名称中的“元始”意味着最初、最原始的状态,“天尊”则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道教的发展,元始天尊的形象和故事也在不断丰富和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元始天尊是道教信仰的核心之一,代表了宇宙的秩序和道德的根源。在社会背景中,元始天尊的形象和故事也影响了的文学、艺术和哲学。
元始天尊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神秘感。联想上,我会想到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起源,以及道教追求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在参观道教寺庙时,我曾亲眼见到信徒们向元始天尊祈福,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信徒们的虔诚。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坐紫霄,
宇宙初开法力高。
道德经中传智慧,
众生祈福仰神豪。
在视觉上,元始天尊可能让我联想到古代道教绘画中描绘的神圣场景,如云雾缭绕的仙境和庄严的神像。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道教音乐中的庄严和神秘旋律。
在其他或文化中,类似元始天尊的角色可能是教中的上帝、印度教中的梵天等,都是各自文化中的最高神或宇宙创造者。
元始天尊作为道教中的最高神,不仅在*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化、艺术和哲学中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元始天尊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道教的宇宙观和道德追求,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理解都有重要意义。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