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9:25
“入阁登坛”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进入高贵的场所或登上重要的讲坛。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获得重要的职位或地位,或者在某个领域内达到显著的成就。
在文学作品中,“入阁登坛”常用来描绘主人公通过努力最终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人的成就或地位的提升。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术界,这个词汇可以具体指某人被任命为高级官员或成为学术界的权威。
“入阁登坛”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官场文化,其中“阁”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署,“坛”则是指举行重要仪式或讲学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官场,也可以用来描述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和地位的提升。
在**文化中,“入阁登坛”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强调个人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养,最终达到对社会有贡献的高位。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努力奋斗、成就梦想的正面形象。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证一位同事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入阁登坛,成为我们部门的主管。这个过程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团队合作的肯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他终入阁登坛,星光不负赶路人。”
想象一位身着正装的人,步伐坚定地走向高台,背景音乐是庄重的进行曲,这样的场景与“入阁登坛”的意象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se to prominence”或“reach the pinnacle of succ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成就和地位提升的概念。
“入阁登坛”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反映了个人努力和成就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信息和激励人心的力量。
列公,你只看他这点遭际,我觉得比入阁登坛金闺紫诰还胜几分。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阁】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门限。
【引证】
《说文》-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 、 《左传》。-高其闬阁。 、 《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所以止扉谓之阁。
3.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
4.
【坛】
(形声。从土,亶(dǎn)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坛,祭坛场也。 、 《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为三坛同墠。 、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 《公羊传·庄公十六年》-庄公升坛。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组词】
坛宇、 坛兆、 坛域、 坛户、 坛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