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3:36
入闱(rù wé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进入围墙或围栏之内。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指参加考试或比赛时进入特定的封闭区域,如考场或比赛场地。
“入闱”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指进入围墙或围栏,后来逐渐演变为特指进入考场或比赛场地。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入闱后,直到考试结束才能离开,因此这个词也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文化中,考试和比赛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因此“入闱”这个词也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动作,也象征着考生或选手的准备和决心。
“入闱”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紧张的感觉,因为它通常与重要的考试或比赛相关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的备考、严肃的考场氛围以及对结果的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高考时体验过“入闱”的感觉,那是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因为我知道这将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诗歌中,可以将“入闱”比喻为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阶段或挑战:
晨曦微露,我踏入新的闱场, 心中既有忐忑,也有希望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考生走进考场的场景,周围是严肃的监考老师和安静的考生。听觉上,可能会有考场钟声的回响,增添一种庄重和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ter the examination hall”或“enter the competition venue”,但这些表达没有“入闱”这个词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深度。
“入闱”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也反映了社会对考试和比赛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和社会背景。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闱】
(形声。从门,韦声。本义: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闱,宫中之门也。 、 《周礼·保氏》-使其属守王闱。 、 《仪礼·士虞礼记》注-闱门,如今东西掖门。
【组词】
闱闼、 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