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0:00
词汇“伤悔”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伤”和“悔”。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伤悔”进行深入分析:
“伤悔”字面意思是指因过去的错误或不幸而感到痛苦和后悔。它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痛苦和自责,通常是因为个人的行为或决定导致了不良后果。
“伤”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创伤、伤害。“悔”字则表示后悔、悔改。两个字组合成“伤悔”,表达了因错误而产生的内心痛苦和后悔。
在**传统文化中,“伤悔”与道德自省和自我完善的理念相关。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伤悔”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伤悔”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深夜的自我反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在个人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过“伤悔”的时刻,比如因为一次冲动的决定而后悔不已。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伤悔”来表达深沉的情感:
夜深人静时,心中伤悔难平,
往昔的错误,如影随形。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感可以用“remorse”或“regret”来表达,但“伤悔”更强调内心的痛苦和自责。
“伤悔”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个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道德责任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伤悔”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悔,恨也。 、 《诗·大雅·云汉》-宜无悔怒。 、 《战国策·秦策》-此讲之悔也。 、 《淮南子·泛论》-悔不杀汤于夏台。 、 《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悔故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悔其随之。 、 、
【组词】
悔亲、 悔谢、 悔心革命、 悔悟心行、 悔尤
过失;灾祸。
【引证】
《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于予身。
【组词】
悔亡、 悔吝、 悔咎、 悔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