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2:32
爱怜:这个词由“爱”和“怜”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对某人或某物既充满爱意又带有怜悯之情。基本含义是指对他人或事物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同情,通常带有温柔和保护的意味。
“爱怜”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含义在历史长河中变化不大,主要体现在情感表达的深度和细腻程度上。
在**传统文化中,“爱怜”强调的是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情感表达,与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相契合,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
“爱怜”这个词给人以温暖和安慰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柔和的阳光、温暖的怀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朋友遭遇困难时用“爱怜”来表达我的同情和支持,这种表达方式让对方感受到了我的真诚和关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爱怜”:
春风拂过柳枝头,
爱怜如水润心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母亲温柔地抱着她的孩子,眼中充满了爱怜。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柔和的音乐,如钢琴曲,营造出温馨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爱怜”可以对应为“tender love and ca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爱怜”这个词在中文表达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它不仅传达了爱意,还包含了同情和关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爱怜”可以增强交流的情感深度和细腻度。
1.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
2.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