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2:01
词汇“玉舟”的深入学*和分析:
“玉舟”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制成的船。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高雅、精致或不可多得的东西。
“玉舟”一词源于古代对玉石的崇拜和珍视,玉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纯洁。随着时间的推移,“玉舟”逐渐从实际的物品转变为文学和艺术中的象征性词汇。
在**文化中,玉石一直被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因此,“玉舟”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常承载着美好的寓意,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或理想的状态。
“玉舟”给人以高雅、纯洁和美好的联想,它唤起的情感通常是宁静、欣赏和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玉舟”来形容一件非常精致的手工艺品,或者在描述一个优雅的环境时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月下玉舟轻,星河泛波光。”
想象一艘精致的玉舟在宁静的湖面上轻轻划过,周围是柔和的月光和微弱的波浪声,这样的场景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宁静与美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舟”的词汇,但类似的象征性表达,如用贵重材料制成的船只,可能在不同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
“玉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玉石的崇拜,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