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8:50
撑天柱地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支撑天空和大地,形容事物非常坚固、强大,能够承担重大的责任或支撑重要的结构。它通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物的力量或作用极其重要,不可或缺。
在文学作品中,撑天柱地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重要角色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夸赞某人的能力或地位。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支撑结构的稳固性。
同义词: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不可动摇 反义词:摇摇欲坠、不堪一击、脆弱
撑天柱地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撑天”和“柱地”都是古代神话中用来形容支撑天地的神物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坚固和强大的事物。
在文化中,撑天柱地 常常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人对于稳定和坚固的价值观,以及对于那些能够承担重任的人的尊重。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挺身而出,承担重任的人,他们的形象高大而坚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那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撑天柱地一样,需要稳定团队的士气并引领大家向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撑天柱地,英雄无畏,
风雨兼程,志在四方。
想象一座古老的石桥,坚固地横跨在河流之上,这种视觉形象与撑天柱地 的意象相契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稳有力的鼓声,象征着稳固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illar of strength" 或 "backbone",都用来形容某人的坚强和支持作用。
撑天柱地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坚固、强大的概念。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其在文化和语言中的深远意义。
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柱地。
尝闻龙会变化,要大便~,要小便芥子藏身。
1.
【撑】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同本义。
【引证】
李白《扶风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组词】
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 撑天拄地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