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5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57:43
活期:这个词通常用于金融领域,指的是一种没有固定期限的存款或贷款方式,允许存款人或借款人随时存取资金,而不需要提前通知或支付额外费用。
“活期”一词源于汉语,由“活”和“期”两个字组成。在金融领域,它指的是没有固定期限的资金存放方式。随着金融产品的发展,“活期”这一概念也逐渐被应用于各种金融工具中。
在**,由于传统上人们更倾向于储蓄,活期存款作为一种灵活的储蓄方式,一直受到广泛欢迎。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多样化,活期存款也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
“活期”这个词给人一种灵活、便捷的感觉,它代表了资金的流动性,让人联想到随时可以应对变化的财务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选择将一部分紧急备用金存入活期账户,以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取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活期”比喻为生命的流动性:“生命如活期存款,随时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视觉上,“活期”可能让人联想到银行账户的流水记录,一条条记录着资金的进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银行柜台的忙碌声音,人们讨论着资金的存取。
在英语中,“活期”对应的是“demand deposit”或“current account”,它们在功能和使用上与中文的“活期”相似,都强调资金的即时可用性。
“活期”这个词在金融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了资金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活期”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金融术语,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合理的财务决策。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